信息快讯 > 期市要闻 > 正文

东北玉米贸易商普遍观望等待

2019-01-17 来源:期货日报
宽屏阅读 字体大小: T | T

  2018年临储玉米去库存的速度超出了市场预期,当前临储玉米去库存进入关键阶段,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玉米供应偏紧预期不复存在。受此影响,部分饲料企业、中小型养殖户调减玉米库存,贸易商也不敢轻易入市收购,加之农民集中售粮,玉米现货价格不断走低。

  2018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价格,未来价格运行趋势让人有些“捉摸不透”。今年临储玉米去库存进入最关键的一年,临储玉米对市场的影响虽然已是“强弩之末”,但仍有1亿吨左右的待拍与已拍待出库临储玉米,后期这部分临储玉米流向市场仍将对价格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国内对玉米种植如何补贴、产业政策如何调整、中美贸易问题等也是市场关注的。

  现货价格走低  市场需求疲软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玉米淀粉专委会秘书长朱勇生近期走访了东北部分玉米产区,他向记者分析了当前东北玉米市场的三大特点。

  一是2018年东北地区玉米减产较为普遍,农民收获的玉米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由于2018年东北地区遭遇了不利天气,很多农民补种了“二茬玉米”。“二茬玉米”收获期比正常年份推迟半个月左右,虽然生长期长了一些,但质量与产量并没有提高,而且“二茬玉米”水分偏高,不利于安全储存。

  二是玉米收获上市以后,东北地区气温一直偏高,直至现在临近大寒节气,很多地区气温还是高于往年同期,如近期辽宁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仍在零摄氏度以上,这不利于玉米脱粒与储存。

  “我们在走访部分农户时发现,大量的玉米棒子堆放在场院里,这些玉米普遍水分较高、品质较差,加上气温偏高,估计很难安全储存到今年4—5月份,产区农民今年3月底前把这些玉米全部卖出的意愿比较强。”朱勇生说,还有一点让人比较担忧:村里的农民对玉米市场信息知之甚少,很难抓住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顺势出售玉米。

  2018年11月上旬前,国内玉米价格整体稳步上行。在此期间,即使有大量临储玉米出库和东北新产玉米上市,但玉米价格一直没有出现大的回调。2018年11月中旬之后,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一路下行,直至现在还没有企稳。大连玉米期货主力1905合约自2018年11月12日从三年半以来的高点2028元/吨持续下跌至今,累计跌幅已有220元/吨。期价走势可以反映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会利用期货工具和平台的种植大户来说,通过套保操作可以在较高价格时锁定种植利润,保证自己的收入不下降。但对于更多的中小种植户而言,涨价时惜售,跌价时急卖,在当前玉米价格不断走低与储存难度加大时,他们更多是考虑如何尽快把玉米卖出去。

  三是玉米现货价格不断走低,农民集中售粮,但市场需求疲软。从当前东北产区农民售粮心理来看,2018年玉米刚上市时的惜售心理已经发生变化,面对持续下行的玉米价格,很多农民希望早点把玉米卖出去。但当前市场状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甚至可以说是“质”的变化,强劲的需求突然消失了,农民销售进度慢,贸易商不敢收,饲料企业不敢采购。

  玉米市场预期出现变化 

  记者综合各方信息发现,2018年临储玉米去库存的速度超出了市场预期,较高的成交率与居高不下的成交价令市场振奋,这也使得去年10月东北新玉米开秤价高开高走,部分农民产生了惜售心理。当前临储玉米去库存已进入最关键阶段,中美贸易问题和非洲猪瘟也对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临储玉米库存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需要更加全面客观。

  朱勇生告诉期货日报记者,2018年有1亿吨左右的临储玉米拍卖,临储玉米政策的调整与库存的减少,不但影响了农民种植玉米的意向,而且还令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

  据记者了解,随着库存的大幅下降,国内玉米年度内产不足需的情况受到市场关注。近年来,部分产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幅度较大,东北产区玉米深加工产业蓬勃发展,临储玉米库存对价格的压制作用减弱,市场担心未来国内玉米会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这也是2018年国内玉米价格稳中有升的主要原因。

  不过,现在市场情况出现了重大变化。一是中美正在就贸易问题展开磋商。今年1月8日,我国农业部批准进口美国5种转基因农作物,包括大豆、油菜、玉米等,并批准续申请的其他26种转基因作物时效延长3年。如果我国开始大量进口美国玉米、玉米酒糟粕、高粱、大麦等农产品,加上我国正在增加从俄罗斯等国进口玉米的数量,那么国产玉米的市场份额将被压缩,临储玉米库存下降、种植面积减少、国产玉米产不足需等利多因素的影响将弱化。二是在国内出现非洲猪瘟后,部分饲料企业、中小型养殖户调减玉米库存,贸易商也不敢轻易入市收购,玉米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另外,待拍与已拍待出库的上亿吨临储玉米又重新被市场重视起来,仍是决定未来国内玉米价格涨跌的重要因素。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在供应偏紧预期不复存在时,临储玉米的每一次拍卖与出库对市场来说均是利空,无论成交率与成交价格高低。具体到期货市场而言,只要盘面价高于拍卖成交价,期货市场就会成为临储玉米销售的一个重要平台。

  三大因素决定玉米价格走势 

  目前来看,中美贸易问题、非洲猪瘟、临储玉米拍卖这三大因素,决定着国内玉米价格的涨跌。未来在判断玉米价格涨跌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朱勇生告诉记者,当前东北产区玉米市场态势较为复杂,很多情况值得关注。一是农民售粮进度慢。二是大部分贸易商几乎没有库存。三是深加工企业库存比较高。四是饲料企业库存降得比较低。五是去年玉米出现了大范围减产,但现在玉米价格却较低,今年农民的种植意向如何。六是气温如果一直较为异常,那么农民售粮的时间就会缩短,东北地区玉米品质是否会下降。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缺少稳定价格的‘锚’。”朱勇生认为,在不同时期玉米价格有不同的参照物。比如在玉米临储政策执行时期,最低收购价格就是玉米市场的底部价格,低于或接近于这个价格时,几乎所有的玉米经营主体都敢入市收购。这个时期,临储玉米拍卖价格就是市场的顶部,市场价格高于或大幅高于这个价格的概率较低。在临储玉米去库存时期,拍卖价格就是市场价格的顶部,当市场价格高于这个顶部价格时,玉米市场需求主体参与拍卖的比例就会增加。

  进入“后收储时代”,市场又出现了新变化,决定价格高低的因素开始多元化。2018年支持玉米价格稳步上行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政策好。由于种植结构调整,2018年玉米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加上单产和总产偏低,产需缺口进一步增大。二是“老天帮忙”。2018年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出现了连阴雨天气,新产玉米上市推迟,下游需求企业集中到东北抢购,东北产区价格底部提前出现。三是针对美国高粱、玉米酒糟粕的反倾销等使得国产玉米替代品大量减少。四是“人心齐”。2018年市场看涨预期较为一致。

  朱勇生表示,根据一些农民的反映和机构在产区的调研,去年玉米减产幅度较大,新玉米上市初期产区农民惜售是必然的,但收获期推迟与农民惜售并没有令价格持续走高,仅是“成就”了去库存。玉米种植补贴大幅降低后,今年我国玉米种植情况会如何变化呢?这是需要关注的。另外,当前贸易商普遍不敢入市收购,因为他们心中没有确定价格涨跌的“锚”。一方面担心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大规模进入国内成为事实,另一方面担心非洲猪瘟进一步蔓延,导致饲料玉米消费大幅减少。现在贸易商普遍持观望态度,由于订单采购行不通、即期贸易走不动,估计贸易商仍会等待。

  朱勇生说,当前进口美国玉米成本为1750元/吨,吉林地区国产玉米价格为1500—1600元/吨。假如我国大规模进口美国玉米,推高国际市场价格并令进口美国玉米成本增加100元/吨,那么今年7月与之相对应的吉林地区国产玉米价格应在1600—1700元/吨。如果以临储玉米拍卖成本为价格参照物,吉林产临储玉米去年的成本在1600—1650元/吨,假如今年的成交价格提高50—100元/吨,考虑到品质和产地的影响,综合成本提高100元/吨,那么今年7月前后临储玉米的成本在1700—1750元/吨。再考虑到烘干费、存储费和利息约100元/吨,正常情况下当吉林地区现货玉米价格为1600—1650元/吨时,贸易商就迎来了较为安全的建仓区间。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贸易商缺乏信心。按当前市场发展态势分析,国内玉米价格弱市振荡行情仍将延续。


转载声明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该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请发送邮件到website@citicsf.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