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快讯 > 宏观要闻 > 正文

5月7日鹰眼要闻汇总:中国央行降准降息,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

2025-05-07 来源:财联社
宽屏阅读 字体大小: T | T

盘面概述

商品期货多数上涨,对二甲苯、低硫燃料油、沥青、PTA、上海原油、燃料油等涨逾2%,瓶片、短纤、乙二醇等涨逾1%;多晶硅跌超3%,沪铝跌超2%,碳酸锂跌近2%,集运欧线、苹果跌超1%。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两市成交额近1.5万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8%,深成指涨0.22%,创业板指涨0.51%。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21亿。

股指期货集体小幅涨,沪深300IF2506合约涨0.51%,上证50IH2506合约涨0.66%,中证500IC2506合约涨0.01%,中证1000IM2506合约涨0.12%。

国债期货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62%,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9%,5年期主力合约跌0.08%,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

大宗商品市场要闻

商务部: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答记者问。有记者问:5月7日早,外交部发布消息,何立峰副总理将于5月9日-12日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举行会谈。请问商务部能否介绍一下此次会谈的背景和相关考虑? 答:美国新政府上任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违规、无理的单边关税措施,严重冲击中美经贸关系,严重扰乱国际经贸秩序,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增长带来严峻挑战。中方为捍卫自身正当权益,采取了坚决有力反制。近期,美方高层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等问题与中方谈起来。中方对美方信息进行了认真评估。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在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无论是打还是谈,中方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决心不会改变,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和目标不会改变。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任何对话谈判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中国有句古话,“听其言而观其行”。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给自身和世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正视国际经贸规则、公平正义和各界理性声音,拿出谈的诚意,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中方注意到,一些经济体也正在与美方进行谈判。需要强调的是,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坚持原则立场、坚持公平正义,才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确之道。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将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定不移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方愿与各方一道,不断深化互利合作,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抵制单边保护主义和霸权霸凌行径,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推动建设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何立峰将访问瑞士、法国并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瑞士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与瑞士领导人及有关方面举行会谈。访瑞期间,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5月12日至16日,何立峰副总理将赴法国与法方共同主持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外交部回应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这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

今天,外交部发布消息,何立峰副总理将于5月9日—12日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举行会谈。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美方近期不断表示,希望同中方进行谈判。这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这一立场没有任何变化。同时我们也多次说过,中方对对话持开放态度,但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任何形式的施压、胁迫,对中国都是行不通的。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维护国际的公平正义。

央行行长潘功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5月7日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均从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

央行行长潘功胜: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7日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

央行潘功胜: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7日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

央行行长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3000亿元。

央行行长潘功胜:合并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额度,总额度为8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两个工具的额度合并,总额度变为8000亿元。

潘功胜:未来还可以扩大工具的规模或创新新的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未来将根据经济金融的运行情况和各项工具的使用效果,还可以扩大工具的规模,完善工具的政策要素,或者创新新的政策工具。

央行: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央行:自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政策利率,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实体经济,从2025年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和临时正、逆回购的操作利率继续在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上加减点确定,加减点幅度保持不变。

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10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更新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表,自2025年5月8日起,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25%、2.40%、2.75%,均较此前下调10个基点。

央行:自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5年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525%和3.075%。

央行:5月7日起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5年5月7日起,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2%、1.4%和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为2.0%,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为1.5%。

李云泽:近期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5月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近期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潘功胜:央行坚定支持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实施对股票市场指数基金的增持,并向其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7日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人民银行坚定支持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实施对股票市场指数基金的增持,并向其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李云泽: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近期共推出8项增量政策,包括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调整优化监管规则,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

吴清: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综合研判,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冲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内在稳市功能。

中国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

据央行,中国4月末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为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

中国4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1.27%

中国央行4月末外汇储备为3.282万亿美元,环比增加1.27%,3月末为3.241万亿美元。

乘联分会:预估4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42%

据月度初步乘联数据综合预估,4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综合预估今年1-4月累计批发400万辆,同比增长42%。

东北区域钢厂限产消息跟踪调研

据Mysteel,本次调研总共涉及东北钢厂20家,分省份来看,辽宁10家、吉林6家、黑龙江4家,从企业性质上看,央国企5家、民企15家,涵盖了东北几乎所有厂家。关于粗钢限产消息,其中已收到通知的有4家,含1家央企及3家民企,分别涉及辽宁、黑龙江,无吉林区域内钢厂;收到通知的钢厂目前暂无具体限产内容,实际操作待定。就当前情况来看,限产消息对东北区域影响有限,吉林区域由于近年钢厂生产意愿持续低迷还处于减量状态,故与限产难有关联;至于辽黑两地限产消息影响几何,也需等政策最终落地方能知晓。

智利4月铜出口量为160640吨

智利4月铜出口量为160640吨,当月对中国出口铜29144吨。智利4月铜矿石和精矿出口量为1040756吨,当月对中国出口铜矿石和精矿632551吨。

MMG2025年第一季度铜产量同比增加76%

据Mysteel,2025年第一季度,MMG铜总产量(电解铜加铜精矿含铜)为11.8万吨,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76%。同比增加主要由于Las Bambas和Kinsevere的产量提升,以及Khoemacau实现完整季度的产出。2025年MMG的铜产量目标为46.6-52.2万吨。

Alphamin 将锡矿产量指导从20000吨下调至17500吨

据ITA国际锡协,由于第一季度发生了安全相关的生产中断并导致产量损,Alphamin Resources已下调其位于刚果(金)东部Bisie锡矿的产量指导。在非国家武装团体向矿区方向推进后,采矿和加工活动自2025年3月13日起中断了近五周,导致Bisie 矿的锡精矿产量环比下降18%,至4270吨。由于此次停产,该公司2025年产量指导已从20000吨下调至17500吨,这意味着年产量将下降0.4%,这与最初预期增长13.8%天差地别。尽管该公司2025年的产量增长可能实际持平,但精矿市场严重紧缩的局面似乎已得到部分缓解。全球原材料供应依然紧张,Bisie 矿的有序复产是迈向市场趋稳的一个积极动向。不过,由于存在从东非到亚洲的运输周期,区域性中断的全面影响显现将有所延迟。

广西某氧化铝企业调整为5月8日开始检修

据Mysteel,广西某氧化铝企业原计划5月13日开始一台焙烧炉检修,现调整为5月8日开始检修,所需周期15天左右,涉及产能约80万吨/年。另外,广西区域另一氧化铝厂计划近日进行常态化检修,具体情况将继续跟踪。

Mysteel:4月中国铝棒产量为148.85万吨,环比减少0.50%

据Mysteel,2025年4月中国铝棒产量为148.85万吨,环比减少0.50%,同比增加2.51%;2025年4月运行产能1800万吨,环比下降0.55%%;2025年4月产能利用率58.16%;2025年4月建成产能3095万吨(此为当期有效建成产能)。

Mysteel:4月国内原生铅产量24.98万吨,环比减少7.28%

2025年4月Mysteel调研国内35家原生铅冶炼企业样本,总涉及产能456.7万吨,覆盖率92.56%。2025年4月国内原生铅产量24.98万吨,环比减少7.28%,同比减少0.16%。2025年5月国内原生铅预计产量26.27万吨。

Mysteel:4月国内再生铅产量34.48万吨,环比减少8.78%

2025年4月Mysteel调研国内68家再生铅企业,涉及产能818万吨:2025年4月再生铅产量34.48万吨(-3.32),环比-8.78%,同比+5.63%;产能利用率51.28%,环比-5.74%,同比-2.05%。预计5月再生铅产量28.03万吨(-6.45)。

截至5月6日当周,沥青社会库存持续减少,厂库库存止跌回升

据隆众资讯,截至5月6日当周,全国范围内104家社会库的沥青库存合计为191.7万吨,较前一周小幅下降0.9%。本周期内,社会库存整体略有去化,其中华东地区社会库去库较为明显。尽管统计期内有船货计划抵港,但部分货物尚未完成入库流程,同时刚需表现稳定,促使区域社会库存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与此同时,国内54家主要沥青生产企业的厂内库存合计达到88.1万吨,较上周增长2.2%。整体来看,厂库库存止跌回升,尤以华东地区厂库增幅最为显著。这一趋势主要受假期期间炼厂间歇性复产沥青所推动,尽管期间船货发运基本正常,但供应端增量显著,导致厂库水平有所提升。

越南4月橡胶出口71866吨,较上个月减少33.3%

据越南海关,越南4月橡胶出口71866吨,较上个月减少33.3%;年初迄今出口452504吨,同比减少7.2%。4月橡胶出口额为139457547美元,较上月下滑35.2%;年初迄今橡胶出口额为872787187美元同比增长20.4%。4月橡胶制品出口额为130061384美元,较上月增加7.5%;年初迄今出口额为456816643美元,同比增长18.2%。

全国主要区域大豆及豆粕库存统计

据Mysteel对国内主要油厂调査数据显示,2025年第18周,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库存,豆粕库存,未执行合同全部上升。其中,大豆库存474.64万吨,较上周增加15.16万吨,增幅3.30%,同比去年增加55.63万吨,增幅13.28%;豆粕库存8.21万吨,较上周增加0.73万吨,增幅9.76%,同比去年减少44.30万吨,减幅84.36%;未执行合同430.08万吨,较上周增加174.73万吨,增幅68.43%,同比去年减少47.51万吨,减幅9.95%;豆粕表观消费量为119.59万吨,较上周增加2.96万吨,增幅2.54%,同比去年减少19.13万吨,减幅13.79%。

USDA月报前瞻:预计全球2025/26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1.2602亿吨

据外媒报道,对USDA 5月供需报告中全球农作物期末库存的数据预测,分析师平均预计,全球2025/26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1.2602亿吨,预估区间介于1.2074-1.37亿吨。

USDA月报前瞻:预计美国2025/26年度大豆产量为43.38亿蒲式耳

据外媒报道,对USDA 5月供需报告中美国农作物产量的数据预测,分析师平均预计,美国2025/26年度大豆产量料为43.38亿蒲式耳,预估区间介于43-44亿蒲式耳,USDA 农业展望论坛为43.7亿蒲式耳。

USDA月报前瞻:预计美国2025/26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3.62亿蒲式耳

据外媒报道,对USDA 5月供需报告中美国农作物期末库存的数据预测,分析师平均预计,美国2025/26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3.62亿蒲式耳,预估区间介于2.67-6.75亿蒲式耳。

USDA月报前瞻:预计美国2024/2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3.69亿蒲式耳

据外媒报道,对USDA 5月供需报告中美国农作物期末库存的数据预测,分析师平均预计,美国2024/2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3.69亿蒲式耳,预估区间介于3.5-3.75亿蒲式耳,USDA此前在4月预估为3.75亿蒲式耳。

截至4月30日当周,阿根廷大豆销售合计为132.62万吨

据外媒报道,阿根廷农牧渔业国秘处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当周,阿根廷农户销售120.73万吨24/25年度大豆,使累计销量达到1289.09万吨。当周,本士油厂采购84.77万吨,出口行业采购35.96万吨。

此外,阿根廷农户销售11.89万吨23/24年度大豆,使累计销量达到3998.13万吨。当周,本土油厂采购11.84万吨,出口行业采购0.05万吨。当周所有年度大豆销售合计为132.62万吨,使累计销量达到5287.22万吨。截至4月30日,24/25年度大豆累计出口销售登记数量为153.1万吨,23/24年度大豆累计出口销售登记数量为468.4万吨。

欧盟委员会:截至5月4日,欧盟2024/25年度大豆进口量为1173万吨,去年同期为1092万吨

据欧盟委员会,截至5月4日,欧盟2024/25年度大豆进口量为1173万吨,去年同期为1092万吨;棕榈油进口量为243万吨,去年同期为296万吨;豆粕进口量为1577万吨,去年同期为1274万吨;油菜籽进口量为568万吨,去年同期为500万吨。

ICAC:预计2024/202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同比增加7%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2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估为2580万吨,同比增加7%,棉花消费量预估为2550万吨,同比增加2%,这意味着全球市场正走向看跌前景。全球棉花贸易量估计下调至945万吨。2024/25年度棉花考特鲁克A指数平均值预测范围在79-88美分,中值是83美分/磅。

预计本周气象条件对全疆大部地区棉花播种出苗较为有利

据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每周快报,目前,新疆棉花播种已接近尾声,大部棉区较常年早2~13天出苗,部分早2~10天进入第三真叶期,吐鲁番棉花进入第五真叶期。预计本周气象条件对全疆大部地区棉花播种出苗较为有利,但部分地区的降雨大风沙尘天气对播种进度略有影响,建议未完成地区避开不利天气抓紧播种,做好防风压膜工作,雨后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

转载声明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该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请发送邮件到website@citicsf.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