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快讯 > 宏观要闻 > 正文

多位资管掌舵人谈新资管时代发力点:窦玉明、陈晓升、康乐、钟蓉萨等各亮哪些新观点?

2024-04-18 来源:财联社
宽屏阅读 字体大小: T | T

财联社4月14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财富管理的大时代下,基金公司的转型发展成为重要一环。近年来,基金监管、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新动态,为基金行业发展带来新风向。

在4月13日,在晨星(中国)2024年度投资峰会的“财富管理新时代,公募基金如何发力?”主题圆桌论坛环节,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景顺长城基金董事及总经理康乐、申万菱信基金董事长陈晓升、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负责人钟蓉萨等多位参会嘉宾各亮新观点。

在他们看来,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往后,作为基金产品的提供商,基金行业或将步入“工业化”发展,但也有与会嘉宾强调行业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投研数字化则能提高资产管理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新国九条下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新“国九条”对基金行业多有着墨,包括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全面加强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设、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等。

在陈晓升看来,近日出台的新“国九条”,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十年发展作出明确规划,中国资管和财富管理行业进入新时期。新时期下,低利率时代的到来与行业整体的降费趋势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两大推动力。

供给侧能力的提升是新时期资管行业面临的最大考验。陈晓升分析,供给侧的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资产管理行业中投资管理的理论的更新发展;二是投资管理机构内部的管理体系是否足够成熟;三是资管行业具备的投资能力能否向财富管理端输出。

康乐也提到,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公司目前致力于将主动权益、被动投资等两方面相对回报能力,以及固收+、低波、纯债等方面的绝对回报能力进一步打磨,丰富产品线,为投资者、投顾、机构等不同主体提供相应产品。

窦玉明感受到,基金逐渐成为投资者配置的中心品种是过去数年最显著的变化,资管与上游的渠道、投顾等环节形成的完整链条,已深刻意识到以投资者为中心的重要性。

投顾行业的发展下,作为产品制造商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被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行业也在不断扩展产品线,同时就产品质量、成本、超额收益稳定性等方面展开竞争,而这一竞争最终会惠及投资者。

钟蓉萨认为,2018年资管新规以来基金行业的变化,是基于行业此前二十年规范发展的积累,希望行业珍惜这个机会,继续帮助投资者把钱管好。

如何寻找基金发行和良好业绩平衡

当前,行业降费率趋势明显,基金公司如何应对目前的竞争格局?窦玉明认为,从产品提供商的角度来看,基金公司该向中国其他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学习。像中国制造业企业一样走“工业化”的道路。

“类比汽车行业,如果以手工方式制造汽车,价格难以下降,只有批量生产、生产线标准化,价格才能足够低。”在他看来,我国基金公司目前面临着把基于个人、艺术化、非标准化、不可预测、相对不稳定的业绩改造为基于团队、基于标准、基于专业分工的过程,全球市场已有顶尖基金公司的先例,国内的基金公司需结合自身实践推动这个进程。

康乐则提出对个性化、多元化的思考。他认为,现有的产品设计方式难以完全脱离基金经理的个人影响,相比较海外市场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应用,国内主动管理的权益类产品有基准,但是没有跟踪误差的约束,基金经理本人发挥的空间较大。因此,目前将更多投入在研究平台上,为基金经理提供更多支持。

康乐表示,被动管理类、配置类产品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尽量走低费率的规模化路线,而对于策略容量有限,同时能提供较多超额收益的产品,需要尽量帮助基金经理扩大容量,但也要注重平衡,不影响基金经理的业绩和超额收益。

陈晓升介绍了公司从销售端和投资管理端的应对思路。一方面,销售端提出顾问化,使得销售人员有更强的投研能力,以顾问的方式帮助市场条线团队促进跟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

另一方面,过去三年在投资管理角度致力于投研的数字化。在他看来,投资具有科学和艺术的成分,基金经理个人的作用体现在艺术部分,即更多的直觉、研判、选择、组合的能力。机构则需要把科学的成分做得更极致,即如何搭建投研体系,把研究、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的环节数字化、体系化、系统化、平台化,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标准化的产品如何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康乐分析,投资能力建设对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最为重要,这相当于制造业具备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工艺。在此基础上,对于机构客户可以一对一定制化产品满足需求;而个人投资者在整体需求足够多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投资能力转化为相应的产品。作为基金公司,往后跟投顾业务的对接,关键在通过投顾捕捉客户的实际需求。

转载声明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该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请发送邮件到website@citicsf.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