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8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日,高盛研究团队发布名为《奏响中国现金交响乐中的回报乐章(China Strategy: Orchestrating Returns in China's Cash Symphony)》的报告。
报告称,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将派发共计3万亿元人民币的股息,派息规模将达到历史新高。
高盛还表示,在当下低息环境下,中国上市公司派息/回购规模增长将吸引更多投资者,企业估值也有望水涨船高。
中国上市公司派息规模有望创新高
高盛称,2024年,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的4300多家中国公司共派发了2.7万亿元人民币。而今年,高盛预计中国上市公司派息规模将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0%至3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上市公司的派息规模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政策指导方针鼓励上市公司派发多次股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即《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该指导方针指出,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
高盛在报告中写道:
“在2024年4月新‘国九条’发布后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加上强劲的现金流和大量的现金储备,中国上市公司在2024年为股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现金回报。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到2025年,股息/回购总额将达到3万亿元/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 35%),尽管不同的财务特征会影响回报方式的选择。”
高盛表示,在新“国九条”的推动下,超过200家公司自2020年以来首次派发股息,1080家在内地上市的公司在2024年派发了中期或特别股息。
高盛还表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息支付率去年达到39%,高于2023年的37%,也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31%。
高盛表示,在金融、能源、电信和公用事业等被视为传统行业或国有企业主导的行业,企业更倾向于将派息作为向股东返还资本的主要方式。
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64%的创纪录低点。高盛在报告中写到:“上市公司的慷慨派息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并被视为在低利率环境下获得比债券更高回报的一种方式。”
高盛还在报告中指出,派息和回购将明显有助于提升企业估值。分析师在报告中写到:
“平均而言,上市公司若将总现金支出的10%用于股息或回购,将有助于提升14%的公司估值。”
报告补充称,如果中国上市公司派息率达到亚洲和欧洲的平均水平,未来10年中国内地上市股票的估值可能会上升15%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