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快讯 > 宏观要闻 > 正文

亚洲多国在关税压力下转向美LNG 分析师:或损害气候目标与能源安全

2025-07-18 来源:财联社
宽屏阅读 字体大小: T | T

财联社7月18日讯(编辑 夏军雄)为避免更高关税,部分亚洲国家在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中提出愿意增加购买美国产液化天然气(LNG)。然而,分析人士警告称,这一策略可能会削弱这些国家实现长期气候目标和能源安全的能力。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国商品大举征收关税的背景下,增加进口美国LNG已成为亚洲国家与华盛顿谈判时最常提出的让步选项之一。

越南总理在一次政府会议上强调需要加大对这种超低温燃料的进口,该国政府于5月与一家美国企业签署协议,将开发天然气进口枢纽。

日本最大电力公司JERA上月也签署了一份新的长期合同,自2030年起每年将从美国进口最多550万吨LNG,合同期长达20年。

美国之前就在推动向亚洲国家增加LNG出口,受特朗普政府强硬贸易政策推动,这一进程明显加快。

特朗普还曾与韩国讨论了总投资达44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LNG项目,促使韩国官员在6月实地考察该项目。

泰国也表示愿意签署长期天然气采购协议,并对参与该阿拉斯加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

菲律宾也在考虑进口阿拉斯加天然气,而印度则可能取消对美能源进口的相关税费,以缩小与美国的贸易顺差。

亚太能源咨询公司(APAC Energy Consultancy)的蒂姆·戴斯(Tim Daiss)表示:“特朗普向一系列亚洲贸易伙伴施压,要求他们增加进口美国LNG。”

他指出,日本即便目前“天然气供应过剩”,不得不取消项目并转卖多余燃料给亚洲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仍承诺进一步采购美国LNG。

“这对东南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戴斯说。

LNG交易可能阻碍可再生能源发展

专家指出,签署LNG采购协议可能会拖慢亚洲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步伐。

挪威国际事务研究所能源研究中心主任Indra Overland表示,一旦与美国签订长期LNG合同,在全球加速向更清洁的太阳能与风能转型之际,这些国家可能会被迫维持落后的基础设施,而这些可再生能源在满足电力需求方面更具成本优势、部署也更快速。

他指出,建设天然气管道、终端设施乃至家用燃气灶具,都是投资巨大、难以替换的系统,一旦建成,这些国家往往会长期被锁死在化石燃料路径上,转型成本将更高。

Overland还表示,天然气和煤炭行业中存在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往往会影响政策走向,以维持自身商业模式。

虽然LNG的碳排放低于煤炭,但它仍是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构成影响。

LNG交易引发能源安全担忧

分析人士指出,在地缘政治和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之际,与美国签订长期LNG协议,可能会对地区能源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Overland表示,核心问题是美国作为贸易伙伴的长期稳定性令人担忧。“美国不是一个特别可预测的国家。依赖其能源供应是一种高风险行为,”他说。

Zero Carbon Analytics的达里奥·肯纳(Dario Kenner)也指出,LNG只有在“既可获得又负担得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增强能源安全。

“但这一点往往被忽视……而这其实非常关键,”他补充道。

在俄乌冲突期间,曾出现本应发往亚洲的LNG船货被转向欧洲的情况。尽管亚洲国家如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与美国签有合约,但它们在竞标中输给了支付能力更强的欧洲买家。

“欧洲发生的事件,虽然看似遥远,却能影响亚洲的LNG供应和价格,”肯纳说。

转载声明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该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请发送邮件到website@citicsf.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