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21日讯(记者 李洁)楼市持续调整背景下,成都推出房地产“新政17条”,以直补购房首付、分步取消限售等举措领跑地方新政,力促市场止跌回稳。
2025年7月21日,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6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共涵盖17条措施(简称“新政17条”),涉及“提升供应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推进盘活存量”、“发挥公积金制度功效”等方面。
“这是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来,地方上首个出台重磅房地产新政的核心城市。”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成都此次政策覆盖面广并具有创新性,不仅涉及土地、区域、商办、高品质住宅等内容,也对市场关注较多的首付比例、限售政策等进行了调整。
此次政策中最引入关注的一项措施是,“直补购房首付措施”。政策指出,“鼓励各区(市)县进一步因地制宜推广采用直补购房首付等措施,优化完善延续房地产支持政策”。
“这项举措具有非常明显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是金融创新的重要体现。”中指研究院成都公司总经理黄雪表示,通过直补购房首付的方式,可以更好促进购房首付款的筹集,也能更好促进购房需求的释放。
严跃进指出,成都本次出台的最新政策,直击购买力提振和首付筹集痛点,与近期部分城市探索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以及通过家庭代际互助等扶持措施相呼应,从“解决首付”与“解决还贷”两端提供切实支持。
此次成都新政的另一重磅调整是,“分批次取消住房限售”。
政策明确,自2025年7月21日起,2024年10月14日(含)前购买成都市范围内的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自2026年1月1日起,2024年10月14日(含)前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仍处于限售期的二手住房取消转让限制,更好支持居民换房需求。
不过,政策同时强调,三倍熔断盘、定向销售项目(含重大产业项目配套住房)、以人才名义获取购房资格购得住房等有特殊限售要求的房源,依旧限售。
据中指院监测信息,在22个重点城市中,目前上海、苏州限售政策仍未取消;杭州、成都、北京部分房源仍在执行限售。其中,杭州明确,对于去年10月之后新出让地块需摇号项目不再执行限售,但已执行限售项目未取消限售;北京对限竞商品房、共有产权房的限售政策仍在。
“成都这样分批次分阶段的取消策略,在积极盘活存量市场的同时,也保障了市场公平,既避免了短期投机行为,又精准释放了合理的住房需求。”黄雪称。
同时,成都此次楼市新政在公积金方面也迎来多项利好调整,包括优化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方式,与余额挂钩;降低二套公积金首付比例,从30%降低至20%;灵活就业公积金可贷款时间从12个月缩短为6个月等。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优化措施覆盖了从贷款额度到提取条件的各个环节,降低购房资金门槛,减轻还贷压力。
此外,成都新政“17条”还包括多项综合措施,涉及大力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大“房票”安置力度;加快“统筹住房”上市销售;支持非住宅配套机动车位在满足一定条件后,面向业主不限个数销售;可凭借新房网签备案材料,让子女在房屋所在地区入学;深化土地供应“三色”管理机制;区域均衡发展;鼓励高品质住宅建设等诸多维度。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本次出台楼市新政,正值当地房地产市场呈现分化态势之际。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成都市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为52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成交面积为658万平方米,同比上升7.5%。土地市场表现稳健,上半年成都市本级出让涉宅用地46宗,出让金403亿元,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杭州。
“从月度表现来看,2025年上半年新房成交表现呈先升后降低态势,近两个月受供应影响,市场成交量下滑。”中指院分析师称。
黄雪指出,本次“新政17条”发布,是成都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积极贯彻,也是在对成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堵点深度洞察下的精准调整。
“对购房者来说,切实降低了交易成本、拓宽了选择空间、解决了需求痛点。对房地产市场而言,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总体上,‘新政17条’为成都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黄雪表示。
在严跃进看来,成都最新出台的一揽子提振市场措施,或预示着下半年各地将继续加码购房支持政策,以更大力度来推动市场止跌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