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千年商都”,广州自古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外文明交流的前沿。如今,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推动下,这座有着深厚商贸传统的城市正拓展与中东的合作新通道。
10月下旬,利雅得直飞广州的航班常常满员,搭载着前往广交会的中东客商和赴沙特参加FII的广州代表。根据广交会数据,2024年共有25.3万名境外采购商到场创历史新高,其中来自中东国家的采购商达3.4万人,同比增长32.6%,是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中国南方产业引擎,加速拥抱新航路
上世纪90年代中沙建交后,广州一直是双方经贸往来的重要门户。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它是中国唯一开通中沙直航航班的城市。2024年前九个月,广州对外投资总额超13亿美元,其中对沙特与阿联酋投资项目数量与金额显著上升。
作为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中国最早开放的外贸口岸之一,广州拥有完善的制造业和供应链体系,是中国南部连接中东、非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节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格局下,广州联通深圳的科技创新、香港的国际金融与澳门的文化资源,为沙特及GCC国家深化与中国南方的合作提供了理想窗口。2017年,沙特在广州设立了中国大陆唯一的总领事馆,体现了广州作为中沙经贸交流重要纽带的地位。
从产业结构来看,广州在中国南方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外向型产业基础,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材料、绿色制造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集群和全球供应链优势。而沙特正加快推动“2030愿景”下的经济转型,需要引入高端制造、清洁能源和数字技术等领域的经验与技术。两地的产业结构互补性强,为后续的投资和产业合作提供了基础。
资本向东,产业向西
广州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的双向对接显著提速。2023年10月,中国商务部与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共同主办“中国—海合会经贸合作论坛”,吸引数百家中海企业与机构对接;今年2月,由沙特投资部牵头、联合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及多部门组成的高级经贸代表团赴广东,与广东省商务厅展开会谈与考察,推动双向合作由政策沟通走向项目落地。
10月28日,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与易达资本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共同设立跨境投资基金,帮助广州企业开拓中东市场,同时吸引国际资本落地广州,希望通过资本与产业的双向流动,推动广州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也为中国与中东的产业合作提供新样本。
合作将重点聚焦基金合作、项目投资、企业出海和招商引资等方向。依托主权资本背景和跨境投资经验,易达资本将与广州市共同设立以“双向投资”为主题的双边基金,重点投向先进制造、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支持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同时吸引中东及国际资本投资广州优质项目,促进资本与产业的双向循环。

注: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韩桢祥(左)与易达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Jerry Li(右)签署合作备忘录
广州携手国际资本,推进全球产业布局
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是广州市政府负责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部门,主要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培育新兴产业,并引导资本与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广州建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易达资本是首家在中国与沙特之间搭建跨境投资平台的专业机构,长期致力于将亚洲的技术能力与中东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产业机遇深度对接。在“一带一路”沿线主权财富基金的支持下,易达资本已在数字基础设施、先进制造、能源转型、智能物流等领域投资超过20个双边合作项目。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韩桢祥提到:“广州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合作。希望通过资本的带动作用,支持先进制造、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企业走向全球,同时借助易达资本的国际资源,引入更多优质项目和资本,共同打造一个让资金、技术和项目能够对接、落地的国际合作平台。”
易达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Jerry Li分享了合作的初心:“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和创新中心。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合作,把易达资本在中东地区积累的投资经验和产业网络,与广州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帮助更多中国企业更高效、更稳健地进入中东市场,实现资本、产业和技术的良性互动。”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一直以开放包容著称。如今,随着GCC国家加速产业转型,广州凭借完善的产业体系、开放的市场和国际化营商环境,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东的重要桥梁,延续了这座千年商都的商贸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