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3日讯 5月11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十期活动在上海浦东圆满落幕。本期沙龙围绕《开放 创新 协同——跨境金融服务新格局下的上海机遇》这一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上海市委金融办林文杰副主任参会并发表演讲。
对于近期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林文杰表示,《行动方案》精准切中了企业的痛点与需求,建议统筹抓好举措的落地。
林文杰指出,上海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在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中发挥了龙头作用,上海自贸试验区具备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肩负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的责任担当。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到了2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业务总量的47%。
林文杰认为,《行动方案》坚持“企业视角、问题导向”,聚焦支付结算、外汇风险管理、融资服务、保险保障、综合金融服务等五个方面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18条举措,条条都力求务实、精准,切实解决企业的痛点与需求。
在演讲中,林文杰阐述了目前跨境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行动方案》中与之对应的举措。
例如在优化外汇业务管理模式和展业流程方面,林文杰表示,《行动方案》提出支持银行落实《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建立试点银行外汇业务尽职免责申述评议机制。
在完善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体系方面,《行动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管理政策,鼓励银行逐步实现资金跨境支付自动化处理,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扶持政策。
《行动方案》拓展了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及应用场景,如允许非居民外币存款利率参考国际惯例进行市场化定价;支持符合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提供结售汇及资金收付服务相关要求的银行,通过创新自由贸易账户服务为跨境电商提供与国际接轨的结算服务。
在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方面,《行动方案》提出稳步扩大跨境收付业务中的数字化服务覆盖面,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等优化真实性审核。林文杰认为,这些举措将大幅减少人工操作,加快资金流转的速度。
在优化汇率避险服务方面,林文杰指出,《行动方案》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外汇交易中心“银企外汇交易服务平台”,鼓励银行积极拓展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开发汇率避险专项担保产品。
另外,为强化融资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投融资,《行动方案》支持跨境银团贷款中心集聚和业务开展,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开展贸易再融资业务,并鼓励拓展境内外双向融资渠道,运用区块链技术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为了落实《行动方案》,林文杰表示本市将建立推进机制,统筹抓好《行动方案》举措的落地。同时,强化宣传推介,做细做实服务,并持续完善金融立法、监管、纠纷解决等机制,为服务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