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3日讯(记者 郭子硕)在净息差压力下,中小银行对存量免费服务的优化调整仍在继续。
今日,宁波银行与湖南农信辖内的多家农商行相继发布公告,对个人客户账户动账短信通知服务进行调整,前者明确启动收费并划定免费人群,后者则提高了免费动账通知的起点金额,进一步延续了中小银行跟进大行优化短信服务的趋势。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包括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性银行已率先调整动账短信服务。而宁波银行与湖南农信的动作,也意味着地方金融机构在降本增效的需求下,正逐步对过往的免费服务进行重新考量。
多家机构集中调整:宁波银行启收费,湖南农信提免费提醒起点
宁波银行今日发布公告,明确对个人客户账户动账短信通知服务收取费用。收费标准为每户每月收费2元,短信发送门槛为0.01元起,费用收取方式为每月初扣收上月费用,首次扣费时间定为11月初。
不过,并非所有客户均需付费。公告明确三类客户可享受免费服务:一是60岁以上客户;二是月日均资产30万(含)以上的客户;三是社保卡账户客户。
今日,湖南农信下辖的多家农商行也公布短信服务调整方案。石门农商银行表示,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减少动账交易短信的频繁打扰”,自2025年10月23日起,将个人客户免费短信动账通知的起点金额由200元(含)调整为500元(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原来已开通全量动账短信提醒的个人客户,该行将继续提供全量动账短信通知服务。
这并非行业首例。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已有10余家商业银行调整了动账短信业务,其中不乏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性商业银行。例如,中国银行曾公告自5月1日起,将部分终身免费短信客户的默认动账触发起点调至100元;民生银行则在年初终止部分短信优惠,3月起恢复每户每月收费2元的收费标准,同时引导客户转向APP免费通知。
息差压力驱动降本,促中收成优化重点
“银行对短信服务的调整,本质是息差收窄背景下‘降本增效’的体现。”某城商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从内部经营分析来看,中间业务收入在利润结构中的占比相对偏低,这促使业务部门积极探索增收路径,通过优化服务定价、挖掘增值服务潜力等方式提升中收贡献度,而调整过往免费服务的收费规则正是其中重要方向之一。“不仅是短信,其他一些过去免费的手续费项目,也在逐步回归收费或优化优惠政策,这是行业共性趋势。”
在此之前,不少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启动短信收费。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工行“信使展期服务费”每月2元,建行“龙卡安心服务费”每月3元。而此前地方中小银行为争夺本地客户,多提供免费动账短信通知服务。
尽管服务规则调整,但客户仍可以通过其他线上免费渠道获取账户动账信息。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宁波银行与湖南农信虽调整了短信服务,但均为客户保留了通过线上渠道获取免费通知的途径。宁波银行指出,客户可通过其官方手机银行APP或微信公众号,开通动账推送功能,实时接收账户变动信息;湖南农信客户可通过该行线上渠道官方公众号开启推送权限,自助绑定账户免费开通微信动账通知功能。
此前民生银行、广东华兴银行等机构在调整短信服务时,均引导客户转向APP或公众号通知。例如,民生银行推出的“App即时通”可提供任意金额变动提醒且暂不收费,广东华兴银行则建议客户通过公众号接收500元以下动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