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5日讯(记者 郭子硕)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叠加全球贸易格局重塑,跨境支付市场成为各大支付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一方面,以连连数字、PingPong为代表的跨境支付机构加速战略转型;另一方面,国内的传统支付机构也在探索跨境支付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市场凭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市场增量潜力,正崛起为跨境支付机构出海的“关键试验场”。138届广交会期间,PingPong产品运营总监彭钟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南亚人口基数持续增长,整体经济也呈上行趋势。我们观察到,东南亚与中国的交易体量已经超过美国与中国的交易量。”这一趋势在此次广交会上也得到了验证——越来越多的东南亚采购商前来采购。
战略转型:从跨境电商到“B+C”全域支付网络
在全球贸易格局变迁的驱动下,外贸B2B企业的出海战略已从“可选项”升级为关乎发展主动权的“必答题”。基于此,跨境支付机构也正积极调整业务重心。数据显示,1-8月,蚂蚁国际旗下企业跨境贸易支付与账户服务品牌万里汇的外贸B2B业务整体新增用户数量同比增长近40%。
老牌跨境支付机构PingPong也宣布,正将其业务重心从跨境电商服务转化为覆盖“跨境电商+外贸B2B+大型品牌和机构”的综合业态,并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投入。彭钟指出:“明年PingPong的跨境电商与外贸B2B规模有望持平,且线下贸易额可能反超线上。”他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在海外再造一个PingPong”,服务对象从中国客户扩展至全球客户。
连连数字相关负责人曾告诉财联社记者,中国企业出海带动产能转移,衍生大量B2B交易需求。因此,围绕资金流、信息流构建基础设施服务,布局B2B传统贸易及服务贸易行业,成为跨境支付机构的重要机遇。
实现该战略需聚焦两大支撑点:本地化建设与全球网络构建。据彭钟透露,公司今年进行了重要的国际化升级,在APEC和欧美等全球重点贸易市场设立区域运营中心,并加强本地化团队的建设。当前,PingPong已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建立本地团队,总人数达数百人。其全球支付网络已覆盖全球15个国家,设立超30个分支机构,与140余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
市场机遇:东南亚政策红利与增量潜力并蓄
东南亚市场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多家跨境支付机构全球战略的核心。多名行业人士指出,国内商户常将东南亚作为出海首站。
彭钟分析认为,东盟市场具有三大优势:东盟市场的年轻人口占比高、智能手机普及率约80%、4G网络覆盖广。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东南亚电商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预计2025年东南亚电商GMV将超2300亿美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不仅如此,东盟正积极推进本币交易合作,减少对美元的依赖。2025年以来,中国与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在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实现了本币直接清算,无需通过美元中转。
这一趋势也为跨境支付机构提供了机遇。彭钟指出:“我们可以提供离岸人民币结算方案。当贸易双方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时,可省去通过美元中转的环节。当境外的离岸人民币作为中转货币,没有汇损。如果是美金,可能还会有一定的汇损。”
成果显现:交易规模倍增,新兴市场增长强劲
目前,PingPong、连连数字、蚂蚁国际等支付机构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已初见成效。2025年上半年,PingPong平台服务东南亚市场的交易规模实现同比倍数增长;万里汇2025年上半年新兴市场交易量实现300%的强劲增长;今年1—9月平台的境外收款中,XTransfer的亚非拉市场收款总量同比增长123. 6%,其中对非洲、东南亚、拉美的外贸收款同比增长分别为369.1%、102.2%、93%。
彭钟强调:“客户不仅需要支付服务,更看重通过支付机构获得全球化扩张渠道。因此,我们构建的不仅是支付网络,更是连接全球贸易上下游的开放生态。”目前,PingPong已成为越南头部支付服务机构,持有60多张全球支付牌照,未来计划向中东、非洲等地拓展,通过全球化网络实现“网络效应”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