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5日讯(记者 彭科峰)最新公布的上市银行三季报,可以窥见当下国内高净值人群的现状。
依据公开财报信息,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包括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据在前三季度都出现明显增长,且增幅均超10%。其中,平安银行于今年三季度首次突破10万户门槛。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三季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私人银行客户(指在本公司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191,418户,较上年末增长13.20%。
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2025年9月末,该行私行客户10.3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7%;私行客户AUM余额19,746.59亿元。
兴业银行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双金客户(包括白金、黑金客户)、私行客户分别增长10.49%、11.39%。
浦发银行三季报显示,报告期末,月日均金融资产600万元以上私人银行客户规模超5.5万户,管理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超7,700亿元。
民生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私人银行客户73,409户,比上年末增长18.21%。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10,147.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87.53亿元,增幅17.18%。
北京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私行客户达20,586户,较年初增长3,126户,增幅17.90%;私行AUM规模2,240亿元,较年初增长282亿元,增幅14.39%。
南京银行三季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私人银行客户较上年末增长15.43%。
国有六大行在季报中基本没有披露其最新私人银行的情况。不过,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这五家传统国有大行依然是私人银行客户第一梯队,且上半年增速跑赢其余银行。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随着本次上市银行三季报的披露,目前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的“10万户俱乐部”再次扩容,达到7家银行,分别为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大行和招商、平安两家股份行。其中,交行于今年上半年首次迈过10万户门槛,平安银行则成为最新一名“10万户俱乐部”的成员。
高收益理财、保险成获客密码 平衡客户感受仍是难题
“我们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今年也有大幅增长,尽管没有披露数据,但应该已经接近5万户了。并且,上半年的增速还超过去年。”某上市银行相关人士戈怡(化名)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获取更多的私人银行客户,已经成为目前银行竞争的方向之一。高净值人群的获客和增收,已成为当前银行关注的重点。
另有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目前银行一般会对私人银行客户采取定制化的服务,并且更加侧重高收益理财的提供和保险、养老产品的服务,重点客户一般都会有家族办公室的服务。
“客观来看,银行能够从一名私人银行客户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一般用户。但是,这也意味着银行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如何把握好私人银行的服务尺度,并且照顾到一般客户的感受,目前依然是一个难题。”戈怡进一步指出,当前银行开展私人银行的服务也面临很多现实障碍,之前某股份行为私人银行提供一些定制化的服务,就曾经被社会诟病并引发特殊化的争议,但实际操作中,许多银行的做法也都和上述股份行“差不多”。相比国外的成熟经验,目前中国的银行业仍需更多尝试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