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20日讯(记者 肖良华)行业初步摆脱恶性竞争后,去年持续亏损的山东玻纤(605006.SH)今年一季度终于迎来了产品的量价齐升,公司预计一季度同比扭亏。
行业向好的局面能否持续?在今天举行的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山东玻纤董事、总经理朱波表示,当前市场对价格修复通道已形成基本共识,基于供需结构的渐进式改善,预计2025年玻纤市场价格将延续筑底升态势,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运行格局。
“玻璃纤维纱从去年开始已经多次复价,玻纤纱市场需求逐步回升,预计未来继续有望稳中向好。实际的价格走势将最终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供给及需求等多方面影响。”朱波进一步表示。
对于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朱波表示,公司沿着“补齐供应链、强化生产链、延伸产业链”的发展路径,一是加强上游叶腊石及化工原料等原材料供应,同时做好下游玻纤制品及复合材料方面的工作;二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完善高强高模纤维产品矩阵,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带来的影响方面,朱波透露,公司对美国的直接出口规模较小,前期美国加征关税,公司下游客户出口压力上涨,间接导致公司出口成本上升,产品竞争力下降。美国此次对关税政策的调整,使得公司从美国进口化工原料的成本下降,但公司下游客户出口压力缓解还需一定的传导时间。
目前玻纤行业竞争格局依然稳定。
公司独立董事安起光分析道,玻纤行业集中度高,全球前三大玻纤企业约占据50%的产能,寡头竞争格局在过去十多年未有变化。行业较高的进入壁垒和下游复合材料行业对玻纤成本、品牌、品质、企业知名度的重视,以及龙头企业成本逐步下降、产能持续扩张,使现有竞争格局难以被打破。
针对国内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连续两年维持低速增长的现象, 公司董事长张善俊认为,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内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竞争后,正逐步从“内卷式”恶性竞争漩涡中走出来。头部企业积极主动应对行业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
与此同时,他进一步表示,作为战略性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玻璃纤维下游应用市场规模仍具备长期成长性,传统市场中汽车、风电、电子等规模化市场需求稳定,光伏新能源、安全防护、海洋开发、智慧物流、绿色建材等新兴市场正在逐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