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1、卡塔尔将8月海上原油OSP定在较阿曼/迪拜均价升水1.4美元/桶
2、截至7月4日当周,甲醇制烯烃开工率下滑,理论利润有所回暖
3、截至7月7日,下游现货需求不佳,苯乙烯主港周增12.85%
4、机构观点:本次OPEC+增产规模略超预期,供应过剩或为原油定价主逻辑
5、机构观点:供应压力逐步增加,油价承压
6、机构观点:OPEC超预期增产,供应压力推动油价走弱
7、机构观点:短期内PX仍随原油波动,关注做缩PX产业利润
8、机构观点:7月PTA库存或出现拐点,短期利空落地关注反弹机会
9、机构观点:乙二醇自身基本面相较其他聚酯链品种更强,维持短空长多看待
行业资讯
卡塔尔将8月海上原油OSP定在较阿曼/迪拜均价升水1.4美元/桶
卡塔尔能源公司(QatarEnergy)表示,将8月海上原油官方售价(OSP)敲定在较阿曼/迪拜原油均价每桶升水1.4美元;将陆上原油OSP定在较阿曼/迪拜原油均价每桶升水1.3美元。
截至7月4日当周,甲醇制烯烃开工率下滑,理论利润有所回暖
据隆众资讯,截至7月4日当周,烯烃行业周均开工继续下降。中煤蒙大、延长中煤二期延续检修状态。华东MTO烯烃行业生产利润明显回暖,主要原因依然因为华东地区甲醇价格变动导致,虽然甲醇价格有所回落,但华东可流通货源有限,维持价格依然处于易涨难跌状态。而丙烯市场价格弱势下行趋势,供需呈现弱平衡状态,烯烃行业自身支撑相对有限。
截至7月7日,下游现货需求不佳,苯乙烯主港周增12.85%
据隆众资讯,截至7月7日,江苏苯乙烯港口样本库存总量11.15万吨,较上周期增加1.27万吨,幅度增加12.85%。商品量库存在3.9万吨,较上周期增加0.77万吨,幅度增加24.6%。当前消息看,预期抵港补充或在3万吨附近,月上国内产出自发下游增多,抵港仍有减量预期,而下游刚性需求较稳定,现货需求不佳,主流下游消化合约料为主,预期从港口提货较少。综合看苯乙烯库存尚有小幅累库空间。
观点
机构观点:本次OPEC+增产规模略超预期,供应过剩或为原油定价主逻辑
近期,随着以伊冲突降温,原油市场大幅回吐地缘风险溢价,上海原油期货主力合约自6月的高点下跌近15%。周末,OPEC+宣布8月将石油产量增加54.8万桶/日,高于市场预期,此前的七月、六月和五月已经增产41.1万桶/日。后续油价走势如何?
1.机构一高级研究员何颢昀表示,目前OPEC+坚决执行增产,有可能借助需求旺季完成220万桶/日的增产目标,而部分原油新产能将于三季度开始投放,静态视角下三季度与四季度原油市场均有可能大幅累库。目前市场对地缘冲突交易已略有钝化,在供应出现实际减量前难以给到过高的地缘风险溢价。基于此,“需求疲软+供应过剩”更有可能成为下半年原油市场的定价逻辑。
2.机构二能化分析师黄柳楠表示,本次OPEC+增产规模略超预期,没有改变220万桶/日的增产总量,整体利空有限。在当前供增需弱的市场格局下,油价下行压力较大。若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下降,四季度国际油价或跌破50美元/桶。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全球贸易摩擦、地缘局势、OPEC+增产计划变更等因素。
机构观点:供应压力逐步增加,油价承压
周末,OPEC+宣布8月增产54.8万桶/日,高于市场预期,考虑9月再增产54.8万桶/日。上海原油主力合约早盘开盘跌超2.00%。机构三指出,八个参与国家将在2025年八月份增产54.8万桶/日,增产步伐加快的部分原因是一些OPEC+成员国违反配额限制。当前原油市场处于供应增加不断兑现,压力逐步增加,而需求整体缺乏较大力度的支撑,在此背景下,除非出现地缘扰动对供应产生中断等影响,不然供求平衡表走向宽松,库存有所累库,将对油价形成压力,引发油价中枢下移。阶段来看油价或有承压。
机构观点:OPEC超预期增产,供应压力推动油价走弱
周一,国际原油跌超1%,内盘原油系全线低开下行,机构四发布观点称,总体上伴随中东局势的稳定,原油逐渐从地缘回归基本面交易,OPEC在周末的会议上超预期增产54.6万桶/日,这使得原油的供应压力明显增大,尽管短期内夏季的需求仍限制当前油价的下方空间,但悲观的基本面预期将使得原油转为下行趋势。长期油价面临供应过剩、需求不足的状态,原油大方向向下。
机构观点:短期内PX仍随原油波动,关注做缩PX产业利润
上周PX价格整体有一定回落,机构五发布观点称,地缘影响逐步减弱,产业逐渐重回基本面定价。目前PXN为261美元,利润虽然下降但是仍然处于年内相对高位。目前天津石化、福佳大化检修均有推迟,PX供需格局改善有一定延后。目前PTA装置仍然存在部分检修,对PX需求有一定影响。短期内PX仍随原油波动,关注做缩PX产业利润。
机构观点:7月PTA库存或出现拐点,短期利空落地关注反弹机会
上周TA基差大幅走弱,截至周五为09+97附近。机构六发布观点称,从供需来看近期PTA负荷仍在80%以下,供应依旧偏紧,但是随着装置逐步回归,叠加淡季下聚酯负荷持续回落预期,7月PTA库存可能出现拐点。此外聚酯端库存水平仍有压力,终端纺织、织造、印染开工持续走低,需要谨防负反馈发生。短期来看,随着瓶片大厂逐步落实减产,聚酯负荷近期不太会继续出现大幅下滑情况,需求端利空有一定落地,盘面可能有一定反弹。短期关注反弹机会,但向上需要新驱动。
机构观点:乙二醇自身基本面相较其他聚酯链品种更强,维持短空长多看待
上周乙二醇基差保持稳定,截至周五现货基差报价为09+76,环比上涨9元/吨。机构七发布观点称,乙二醇负荷有所回落,但整体负荷水平仍然接近7成,短期供应偏多,供需格局相较5、6月有一定转弱。目前华东主港地区MEG港口库存总量54万吨左右,虽然有所回升但整体库存依然处于低位,有望持续成为利多驱动。随着以伊冲突持续缓解,伊朗已逐步恢复EG装置。整体来看,在终端较为低迷的背景下,乙二醇自身基本面相较其他聚酯链品种更强,乙二醇维持短空长多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