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快讯 > 期市要闻 > 正文

今日有色要闻 | 多晶硅能耗标准趋严;香港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2025-09-17 来源:财联社
宽屏阅读 字体大小: T | T

重点关注

1. 国家统计局:8月中国铜材产量222.2万吨,同比增9.8%

2. 国家统计局:8月中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2.8%,中国铅产量同比增长3.7%

3. 李家超:香港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4. 摩科瑞拟从LME提取10万吨铝,市场担忧主导地位与库存结构

行业资讯

国家统计局:8月中国铜材产量222.2万吨,同比增9.8%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铜材产量222.2万吨,同比增长9.8%;1-8月累计产量1659.8万吨,同比增长10.7%。

8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130.1万吨,同比增长14.8%;1-8月累计产量989.1万吨,同比增长10.1%。

国家统计局:8月中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2.8%,中国铅产量同比增长3.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中国锌产量65.1万吨,同比增长22.8%;1-8中国锌产量为483.6万吨,同比增长5.4%。

8月中国铅产量66.7万吨,同比增长3.7%;1-8月中国铅产量为511.6万吨,同比增长0.9%。

李家超:香港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他已接纳“推动黄金市场发展工作小组”的建议,由香港特区政府财库局落实,包括:1、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 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2、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在内地进行来料加工,精炼黄金后出口至香港作交易及交割用途;3、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为国际标准黄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务,并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好预备;4、丰富黄金投资工具,协助发行人发行黄金基金,支持开发新产品,如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5、支持业界成立黄金行业协会,建立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交流平台,加强推广及吸引「一带一路」客户,强化人才培训。此外,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在港设立了首家境外交割仓库,并已推出在港交割的全新合约。特区政府将持续推进沪港黄金市场合作。

摩科瑞拟从LME提取10万吨铝,市场担忧主导地位与库存结构

据外媒,业内人士透露,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商摩科瑞(Mercuria)在9月5日与8日已向LME注册仓库(马来西亚巴生港)提交了取消部分铝现货仓单的指令,涉及数量接近10万吨,此举可能削弱其在市场上长期持有的主导地位。根据LME最新数据,截至9月4日,摩科瑞持有的LME铝仓单总量超过42.6万吨,占比长期超过90%,在现货市场形成高度集中。尽管其持仓行为未违反任何监管规定,但在行业内引发关注。在此背景下,摩科瑞的仓单注销显得相对罕见。LME方面并未对摩科瑞的具体仓位与提货意图发表评论。业内人士认为,摩科瑞提货行为可能意在调整库存结构或满足实物交付需求,而非单纯市场操控。但考虑到其长期在LME铝仓单中的主导地位,后续对现货溢价、区域供应链及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仍需关注。

市场观点

机构一:在结构性短缺和金银比持续修复驱动下,白银较黄金而言更具备补涨空间

当前白银在宏观宽松预期、商品属性和避险情绪三重利多共振的情况下,不仅吸引了对冲基金增持,也吸引了个人消费者购买白银首饰,使得白银成为投资者青睐的资产。

从宏观层面看,一方面通胀的温和上涨和就业市场的持续疲软,足以为美联储9月降息铺平道路,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下,白银将发挥其金融和货币属性功能,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另一方面俄乌冲突、美国关税等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扰动市场,推动避险资金涌入贵金属板块,避险情绪推升白银价格。

从供需层面看,其核心逻辑围绕供给短缺与需求扩张两大主线,白银供给端维持刚性,而全球光伏产业迅速扩张带来白银工业需求激增,使得白银供需缺口持续放大,此时白银的商品属性支撑银价上行。

展望后市,市场已逐步达成下半年的宽松预期,而美国债务规模持续扩大,若特朗普关税案被裁定非法,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压力,美元指数继续承压,这将为白银价格带来长期的支撑。除此之外,白银受益于其独特的工业属性,在结构性短缺和金银比持续修复的驱动下,较黄金而言更具备补涨空间,中长期仍然看多。

机构二:氧化铝向上驱动仍需关注10月氧化铝厂减产意愿

一方面,氧化铝社库累库持续、前期仓单到货较多仓单注册量仍在持续回升,现货贴水成交规模化带动现货价格持续下跌且国内进口窗口打开,短期供应端暂无新增扰动下预计期价仍偏弱整理;另一方面,9月卖交割完毕后基本再无卖交,且当前期价基本跌至高位现金成本附近,关注2900附近的支撑,虽不具备多头驱动但做多的安全边际逐步具备,向上驱动仍需关注10月氧化铝厂减产意愿。

Mysteel解读:多晶硅能耗限额标准意见稿发布及影响

2025年9月16日,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关于征求《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对现有硅多晶生产企业的硅多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定值,硅多晶(三氯氢硅法)与硅多晶(硅烷流化床法)应符合3级6.4kgce/kg与5.0kgce/kg及以下的规定。新的能耗标准已完成起草,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Mysteel分析指出,多晶硅能耗约束加强:这次能耗标准制定标准,相较今年7月份大同会议上提及的版本和9月份包头大会上传出的版本也是进一步收紧,预计约15.1% 的存量多晶硅产能(主要是前期投产的高耗能老旧产能)可能因无法满足新标而面临退出或被整合,涉及产能约51.73万吨/年,进一步推动了多晶硅产能出清节奏。

新、改、扩建标准:此外此通知也对新建、改建、扩建产能能耗进行限定。新建或改、扩建硅多晶生产企业的硅多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准入值,硅多晶(三氯氢硅法)与硅多晶(硅烷流化床法)应符合2级5.5kgce/kg与4.0kgce/kg及以下的规定。说明原则上已不鼓励新建产能,增加了多晶硅准入门槛以及改扩建的成本。

时间线路:目前多晶硅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修订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实施时间表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5日,标准正式发布后12个月开始实施。原有硅多晶企业的节能技改一般需要 6-12 个月的改造建设期,标准发布后以 12 个月为过渡期,方便相关企业对能耗水平进行自查以及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等。若顺利执行,即最早实施时间在2026年底。这也为企业对能耗水平进行自查以及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留有时间,企业最早需在2026年底前达到新标准要求。

转载声明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该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请发送邮件到website@citicsf.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