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1. 权威人士:多晶硅收储平台已成立传闻不实
2. 9月国内国内电解铝成本下行,行业盈利再创近三年新高
3. 国内市场电解铜现货库存较13日增0.21万吨至18.31万吨,延续累库趋势
4. 日本、西班牙和韩国就不可持续的铜加工费发出警告
行业资讯
权威人士:多晶硅收储平台已成立传闻不实
据证券时报,光伏行业多晶硅收储方案进展是业内关注的焦点话题,10月16日,有传闻显示,多晶硅收储平台已经成立,其中,平台公司工商注册完成(名称“中硅产能整合有限公司”),共管账号也已开立。针对这一情况,记者从业内权威人士处获悉,该传闻消息不实。
9月国内国内电解铝成本下行,行业盈利再创近三年新高
Mysteel铝研究团队调研测算显示,2025年9月中国电解铝行业加权平均完全成本为 15918 元/吨,环比下降193元/吨;同期上海钢联铝锭现货均价为 20767 元/吨,行业理论盈利升至 4849 元/吨,环比增加 301 元/吨。整体来看,受成本下行叠加铝价小幅上升影响,行业盈利再度扩大。9月,中国电解铝行业加权平均用电成本约 0.384元/千瓦时,环比下降0.001元/千瓦时。综合来看,10月国内电解铝企业综合用电成本预计将呈现稳中略升态势。
国内市场电解铜现货库存较13日增0.21万吨至18.31万吨,延续累库趋势
据Mysteel,截至10月16日,国内市场电解铜现货库存18.31万吨,较9日增1.52万吨,较13日增0.21万吨;上海库存11.06万吨,较9日增1.07万吨,较13日增0.15万吨;广东库存2.63万吨,较9日增0.45万吨,较13日增0.04万吨; 江苏库存3.74万吨,较9日持平,较13日增0.14万吨。国内电解铜库存延续累库趋势,其中各市场均表现不同程度增幅;周内临近交割换月,市场不论国产以及进口仍有到货,但量相对前期有所减少,同时铜价维持高位运行,下游消费仍较为一般,库存因此继续增加,幅度有所放缓。
日本、西班牙和韩国就不可持续的铜加工费发出警告
据外媒报道,日本、西班牙和韩国周三罕见地发表联合声明,对不断暴跌的铜加工和精炼费(TC/RCs)表示深切担忧,并警告称,在当前形势下,冶炼厂和矿商都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国工业部门在一次线上会议后表示:“我们深感担忧,TC/RCs的恶化正促使全球铜冶炼业务进行重新评估,一些公司已经表示有意缩减或退出铜精矿冶炼业务。”TC/RCs是冶炼厂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矿商出售精矿或半成品矿石,用于精炼成金属时支付的费用。但在今年的一些现货交易中,TC/RCs已变为负值,迫使冶炼厂向矿商支付费用,以提供冶炼服务。三国工业部表示,当前的市场环境阻碍了铜冶炼业与资源生产国的采矿业共同可持续发展,并警告称,对特定国家的依赖日益加深,对资源生产国和冶炼国都不利。他们表示:“我们希望铜精矿贸易的TC/RCs能够恢复到可持续的水平。”
市场观点
机构一:中长期白银“主升浪”的核心逻辑依然坚实
白银市场所处的历史性时刻,核心围绕一场史无前例的现货挤仓展开。当前市场的最大特征在于海外现货的极端紧俏,这具体表现为伦敦银相较纽约银出现历史首次价差倒挂,白银租赁利率飙升至接近40%的惊人水平,同时伦敦可流动库存已降至极其危险的低位。这一局面的形成,是过去数年光伏需求推动下库存持续去化的长期铺垫、美国潜在关税威胁引发囤货套利的事件催化、以及全球投资情绪与印度季节性买盘共振共同作用的结果。
面对如此极端的市场结构,未来两种可能的演变路径。其一,是通过跨市场的物流套利实现再平衡,即利用打开的出口窗口将白银从纽约或亚洲运往伦敦。然而,此路径受限于美国在关税落地前的出口意愿不足以及中国自身的库存低位,其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键的政策时点。其二,则是通过单边价格的大幅回调,迫使获利盘了结并释放流动性,从而被动缓解现货矛盾。当前可能正处于现货矛盾的高峰,价差后续松动的概率正在加大。
中长期视角认为白银“主升浪”的核心逻辑依然坚实。在“滞”与“胀”的宏观天平中,关税和降息周期使得通胀风险更为突出,而白银因其独特的双重属性,成为表达“多通胀”预期的优质工具,比价优势显著。技术面上,若能有效突破关键点位,价格上行空间将被进一步打开,经通胀调整后的历史高点也为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历史级别的突破与夯实的上涨逻辑提供了诱人的盈亏比,但价格已处于绝对高波区域,资金情绪亦出现分化迹象。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单边行情波动剧烈难以把握之际,关注市场间的结构性套利机会。
机构二:多晶硅当前价格已基本反映行业小幅盈利合理区间,后续需关注未来相关预期是否会真正实现与落地
产业政策预期持续升温,多晶硅今日再度大幅上涨3.48%,收报52575元/吨。1、消息端,多晶硅收储与产能调控政策落地预期大幅升温,消息端直接强化了市场对行业反内卷的信心,提高市场情绪。相关主管部门或将发布加强光伏产能调控通知文件。证券时报报道,多位行业企业人士向记者反馈说预计有重要政策将发布,行业反内卷将有新进展。另据了解,相关主管部门或将发布一份关于加强光伏产能调控的通知文件。此外,能耗新规(《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虽未正式落地,但市场已有提前计价“长期落后产能出清”的逻辑,进一步强化政策托底预期。
尽管当前供需仍偏松,但市场已开始提前博弈四季度后期供需修复逻辑,为价格提供支撑。当前供需弱现实暂未阻碍预期,短期多晶硅供应仍偏多,10月产量预计继续提升,最新厂家库存24万吨,库存压力也难以去化。不过市场更关注11月减产预期,且预计11月多晶硅减产规模将大于硅片,届时供需平衡表有望迎来一定修复,边际改善预期或已提前反映在价格中。下游硅片排产提供需求支撑,数据显示,9月硅片排产59.05GW,虽下游组件利润承压,但硅片排产超预期增加,间接拉动多晶硅需求,缓解市场对需求坍塌的担忧,为硅料价格提供底部支撑。
后市展望:今日多晶硅大涨是政策强预期主导、供需边际改善预期打底的结果。当前价格看已基本反映行业小幅盈利的合理区间,后续能否继续推进,需关注未来相关预期是否会真正实现与落地,并且政策如果落地是否会满足行业相关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