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快讯 > 宏观要闻 > 正文

从股市到债市:美国大科技公司为AI狂掘千亿级融资

2025-09-26 来源:财联社
宽屏阅读 字体大小: T | T

财联社9月26日讯(编辑 赵昊)为了实现人工智能雄心,需要大量资金的科技公司正以近年来最快的速度达成巨额债务交易,他们希望利用投资者的兴趣,为回报尚未可知的项目锁定融资。

数据显示,仅在美国的公开债券市场,科技公司年初至今就已经筹集了约157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0%,其中份额最大的来自最新崛起的AI基建巨头甲骨文。

今年迄今,甲骨文已发行近260亿美元的公开交易债务,其中大部分来自本周三的融资:当天公司发行了价值180亿美元债券,认购需求高峰时甚至一度接近880亿美元。

TwentyFour Asset Management分析师Johnathan Owen在投资者信中写道,“这一迹象表明,原本长期主要集中在股市的AI投资热潮,正在蔓延到信贷市场。”

除了甲骨文,芯片制造商博通、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苹果公司在内的巨头,也纷纷加入发债融资行列,他们合计筹集了数百亿美元,其中有些是多年来首次发债。

与此同时,Meta Platforms正通过私募信贷筹集290亿美元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各大银行也在安排一笔380亿美元的债务融资,以帮助Vantage Data Centers建厂。

这些广泛且在某些情况下不同寻常的交易,彰显了人工智能竞赛庞大的融资需求——以及债务市场扮演的关键角色。

对于债券投资者来说,这是一场赌注:押注市场需求将会超过这些公司的投资,押注这些公司未来数十年仍有能力偿还这些债务。目前看来,投资者似乎非常乐意承担这种风险。

巴克莱债务资本市场部门董事总经理Matt Gannon评论道:“根据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流向科技的可投资资金正在碾压其他行业。这是少数仍在持续增长的行业。”

不过,围绕AI的狂热让外界联想到2000年代初期的互联网泡沫,一些人担心这股热潮被夸大。麻省理工学院8月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95%进行AI试点的公司未能获得投资回报。

另有一些人则指出更长期的隐忧。贝恩公司本周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0年,AI公司将需要2万亿美元的年收入来支撑预期的计算需求,但实际收入可能短缺8000亿美元。

AI基建之所以如此昂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据中心要配备较昂贵的英伟达芯片,以及运营所需的庞大电力。

凯投宏观固收投资组合经理Damien McCann称,“用于扩建算力的投资金额确实有点令人吃惊。”但他认为,即便如此这些公司总体上资产负债表健康,信用评级也没有恶化迹象。

高盛美洲投资级银团主管John Sales表示,“未来五到十年,这些大盘科技公司都有相当重的资本支出需求。通过债务来帮助满足部分资本支出需求,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转载声明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该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请发送邮件到website@citicsf.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