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1. 6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14.36GW,环比下降84.55%
2. 锂业分会:上半年锂盐产量保持平稳
3. 五矿资源旗下三座铜矿二季度铜总产量达14万吨,同比增54%
4. 海德鲁:上半年氧化铝产量为298.1万公吨,同比基本持平
行业资讯
6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14.36GW,环比下降84.55%
据国家能源局,7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1-6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50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62小时。
2025年1-6月光伏累积新增装机容量为212.21GW,环比上升7.26%,同比上涨107.07%。2025年6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14.36GW,环比下降84.55%,同比下降38.45%。
锂业分会:上半年锂盐产量保持平稳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文介绍2025年6月及上半年锂行业运行情况。2025年6月,碳酸锂产量上升,氢氧化锂产量基本持平。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上半年部分企业停产检修,同时部分企业逐步加大产量,总体来看,锂盐产量保持平稳。产品价格下行导致企业销售意愿降低,企业库存有所上升。需求端,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产销保持高速增长,磷酸铁锂装车量占比继续增加,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持续增长。
五矿资源旗下三座铜矿二季度铜总产量达14万吨,同比增54%
2025年第二季度五矿资源(MMG)旗下三座铜矿产量均实现增长,铜总产量达14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Las Bambas铜精矿含铜产量11.49万吨,同比增加64%;金塞维尔矿山阴极铜产量1.37万吨,同比增加19%;科马考矿山二季度铜精矿含铜产量1.14万吨,同比增加28%。二季度与采矿经验丰富的金诚信签订五年采矿合同,双方正紧密合作保障年度产量交付。公司旗下两座锌矿锌总产量达5.6万吨,同比增长12%。
海德鲁:上半年氧化铝产量为298.1万公吨,同比基本持平
挪威海德鲁公司(Norsk Hydro)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二季度公司铝土矿产量为273.4万公吨,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增长11%;氧化铝产量为151.6万公吨,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3%;原铝产量为51.2万公吨,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2%。上半年,公司铝土矿产量为518.8万公吨,同比减少3%;氧化铝产量为298.1万公吨,同比基本持平;原铝产量为101.5万公吨,同比基本持平。
市场观点
机构一:多晶硅市场交易逻辑主要受光伏“反内卷”预期主导,后续需进一步关注政策细节
多晶硅产业链的垂直度更高,当前市场交易逻辑主要受光伏“反内卷”预期的主导。从基本面分析,高库存仍是制约多晶硅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短期内受政策情绪的推动,市场呈现出“涨价去库”的特征,周度库存环比大幅下降。关于“反内卷”的路径,一方面,落后产能的出清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持续跟踪。7月22日焦煤相关限产消息使多晶硅市场对该进程节奏的预期有所升温。另一方面,在于“最低限价”预期的兑现节奏:首先,若相关部门推出成本标准模型,需重点锚定;其次,完全成本导向的市场报价能否有效传导至终端也需关注。目前,硅片价格在完全成本核算下已有大幅调涨,多晶硅的成本压力初步向下传导,后续聚焦关注电池片、组件环节的价格跟涨节奏。总体来看,在政策驱动的情绪支撑下,多晶硅短期或维持震荡偏强,后续需进一步关注政策细节。
机构二:此时供需逻辑已然失效,后续可能需观测多晶硅仓单何时兑现
昨日市场对于光伏“反内卷”政策出台预期加深,叠加午间国家能源局针对煤矿超产情况发布核查通知,焦煤品种盘面迅速上涨亦刺激多晶硅盘面午后拉升至涨停板位置。就多晶硅基本面而言,供需格局依旧偏弱,但市场并未给到基本面过高的交易权重。当前多晶硅涨价往后传导至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端,后续终端电站对组件涨价的接受度为核心关注点。短期市场趋于交易硅料产能重组方案的出台预期,并提前将收购完成后的价格预期计价在盘面之中,此时供需逻辑已然失效,盘面或继续创新高,后续可能需观测多晶硅仓单何时兑现,此将会指引盘面上方的空间。本周,光伏行业会议即将召开,市场资金关注度高,盘面波动明显放大,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谨慎对待。
机构三:多晶硅处于政策预期的尾声,等政策落地开启新一轮周期
1、从当前政策目标的达成情况、多晶硅自身短期面临的问题来看,类比2015年供给侧改革周期,认为多晶硅走到了政策预期的尾部,第一阶段波动最大的时期;以组件可接受成本、完全成本、以及光伏项目IRR<6%,测算多晶硅对应的极限价格在5.25万元、5.6万元、6万元。
2、随后将面临弱现实及产能出清前的真空期(因为有限价政策,本轮深度回调概率不大);而随着后续产能出清开始,仍有望再次开启新一轮行情。而对工业硅来说处于同样的周期位置,但因后续产能出清不在政策范围;因此在硅料政策落地后,面临的供需压力会比较大;但当前对于工业硅及下游其他来说,完全成本未达到的环节,仍存补涨空间和驱动。
3、不论从大的格局还是国家对光伏的政策定位来说,需求托底必然有,而且已经在稳步推进,而通过光储一体化解决消纳和电价问题、绿电碳中和解决溢价需求、光伏出海扩大外需蛋糕,未来光伏的需求不悲观、空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