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1. 本周多晶硅成本环比持平
2. 镍豆产硫酸镍成本小幅上升,生产即期利润亏损轻微加剧
3. 光伏产业链节前观望情绪升温,价格持稳难掩分化
4. 印尼政府与自由港就2041年后的采矿许可证延期事宜展开讨论
行业资讯
本周多晶硅成本环比持平
据Mysteel,截至9月26日,本周多晶硅(N型致密料)市场均价50元/千克,即期制造成本约39.80元/千克,即期单公斤净利约为10.2元/千克。价格方面,本周多晶硅N型致密料均价环比持平。成本方面,成本环比持平。本周多晶硅环节净利润环比持平。本周光伏硅片(N型183)市场均价为1.35元/片,环比上涨0.025元/片。即期生产成本为1.389元/片,环比持平。即期生产净利为-0.039元/片。
镍豆产硫酸镍成本小幅上升,生产即期利润亏损轻微加剧
据Mysteel,截至2025年9月26日,价格方面,Mysteel电池级硫酸镍价格上涨,晶体中间价27950元/吨,液体中间价27750元/吨。9月26日,镍豆生产硫酸镍溶液即期成本为28652.37元/吨,即期利润在-852.37元/吨。本周镍价走高,故而镍豆产硫酸镍成本小幅上升,生产即期利润亏损轻微加剧。
光伏产业链节前观望情绪升温,价格持稳难掩分化
据Mysteel,随着国庆假期临近,多晶硅现货市场活跃度减弱,本周多晶硅企业报价无明显调整,头部厂家报价55元/千克,二三线厂家报价52-53元/千克,但亦有部分二线厂家调涨至55元/千克,颗粒料持稳51元/千克报价。光伏硅片市场各尺寸价格暂未进一步上调,进入高位盘整阶段。183N价格稳定在1.35元/片,210N在1.70元/片,210RN实际成交价仍集中在1.40元/片,部分厂家为出货甚至出现低价成交,表现明显弱势。光伏电池片市场在上游硅片价格趋稳的背景下,整体价格暂未延续上涨趋势。上周电池企业上调的报价在本周得到进一步落地确认,主流尺寸价格逐步向报价区间高位靠拢。组件环节价格持稳。集采价格,略有上涨,部分前期集采订单开始发货,此外反内卷要求组件价格不能低于成本销售,上游电池价格上涨,辅材胶膜、边框价格上涨、导致组件成本上行,集采价格上涨,近期集采招标较多,但开标较少,集采项目推迟延后,仍以观望为主整体集采均价大概在0.7-0.72元/瓦。
印尼政府与自由港就2041年后的采矿许可证延期事宜展开讨论
据外媒报道,印尼矿业部长周五表示,印尼政府已与自由港印尼公司达成协议,暂停格拉斯伯格矿场的运营,优先开展被困工人搜救工作。本月初,格拉斯伯格地下矿场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导致七名工人被困。该矿场由印尼政府控股,但由美国矿业巨头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运营。矿业部长透露,事故发生后生产至今未恢复,停产已对产量和收入造成双重影响。政府将与自由港公司进一步协商复产时间,双方已就2041年后的采矿许可证延期事宜展开讨论。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周三宣布格拉斯伯格矿场遭遇不可抗力,预计第三季度铜、金综合销量将下滑。声明称,这座全球最大金银铜矿之一或将于2026年上半年分阶段逐步恢复运营。
市场观点
机构一:美国经济韧性偏强,白银价格持续发力
今日白银价格表现较好,沪银主力2512合约收于10632元/千克,上涨2.27%。白银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白银贵金属与工业金属双重属性的共同发力。
首先是当前经济就业下行,通胀上行叠加流动性宽松的环境,对白银构成利好。其次,当前美国经济仍有韧性,近期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更是相对偏强,使得预防式降息后经济可能触底反弹的预期走强,利好白银的工业金属属性。两者共同作用下,银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展望未来,认为白银仍有较好的上行驱动,但也需要注意价格高位时的波动风险。
机构二:月度级别白银价格向上弹性将明显大于黄金
当下贵金属结构性机会大于整体驱动,月度级别白银价格向上弹性将明显大于黄金。近期周期类数据表现不差,美国通胀预期再度反弹,风险偏高亦表现强势。另外,近期白银租赁利率较高,ETF持仓持续流入而LBMA库存较低,意味着实际可流通库存较低,海外现货偏紧赋予白银价格弹性。白银库存在供需不拖累白银价格、降息通道已经开启、同时经济具有韧性的情形下,白银天然更易上行。
Mysteel:产能集中投放引发内卷式竞争,铜冶炼行业调整在即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9月24日在河北雄安新区召开。会议上提出铜冶炼行业“内卷式”竞争对行业影响大,损害了国家和行业利益,与高质量发展导向存在偏差,铜行业企业要坚决反对铜冶炼行业“内卷式”竞争。
Mysteel分析指出,未来在铜冶炼反内卷的道路上,新增产能投放的审批或许是重要部分,从所了解的情况来看,2026年之后,大型铜冶炼厂投产项目将有所减少,不过仍有部分项目立项,但投产时间较晚,因此对于短期的供需格局影响较小。在当前高亏损的局面下,中小型低产效的冶炼厂可能将陆续被淘汰、合并,资源将会重新整合。尤其是要改善当前不合理的铜精矿价格以及铜冶炼厂大幅亏损的状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铜加工行业的内卷程度也较高,目前铜加工行业总设计产能已经超过3500万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60%,行业的内卷程度较高。诸如铜杆、铜箔市场最为明显,后续可能反内卷之风,也将席卷至铜加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