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1. 6月锂电池产业链产量最高环比下降16.93%
2. 本周多晶硅生产成本环比上涨0.4元/千克
3. 镍豆产硫酸镍成本整体有所上升,生产即期利润亏损状态加剧
4. 智利Codelco5月铜产量同比增16.5%
5. Bisie矿重启运营后锡产量稳定
行业资讯
6月锂电池产业链产量最高环比下降16.93%
据Mysteel调研,2025年6月锂电池产业链大部分同比呈上升趋势。其中环比下降从大到小前三位分别为:电解钴、硫酸钴、钴酸锂,分别下降16.93%、14.70%、5.64%。环比上涨从大到小前三分别为:四氧化三钴、碳酸锂、硫酸镍,分别上涨6.77%、5.17%以及1.52%。
本周多晶硅生产成本环比上涨0.4元/千克
截至7月11日,本周多晶硅(N型致密料)市场均价40.5元/千克,即期制造成本约39.55元/千克,即期单公斤净利约为1.0元/千克。价格方面,本周多晶硅N型致密料均价环比上涨5.7元/千克。成本方面,硅粉价格上涨,成本环比上涨0.4元/千克,本周多晶硅环节净利润环比上涨5.3元/千克。
镍豆产硫酸镍成本整体有所上升,生产即期利润亏损状态加剧
据Mysteel,截至7月11日,价格方面,本周硫酸镍晶体价格下跌,电池级硫酸镍液体市场中间价26000元/吨,电池级硫酸镍晶体市场中间价26500元/吨。7月11日,镍豆生产硫酸镍溶液即期成本为27846.50元/吨,即期利润在-1846.50元/吨。本周镍价先下降再回升,但保持走高趋势,故而镍豆产硫酸镍成本整体有所上升,镍豆产硫酸镍生产即期利润亏损状态加剧 。
智利Codelco5月铜产量同比增16.5%
智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公布的数据显示,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5月铜产量同比增长约16.5%,达到13.01万吨;必和必拓旗下的Escondida矿5月铜产量同比大增24.4%,达到13.2万吨;嘉能可和英美资源集团共同运营的Collahuasi矿5月铜产量同比减少16.9%,达到3.84万吨。
Bisie矿重启运营后锡产量稳定
据ITA国际锡协,总部位于毛里求斯的锡矿商Alphamin Resources公布,公司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Bisie矿第二季度产量为4106吨,出现小幅下滑。在Alphamin Resources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的上半年之后,ITA很高兴看到该公司生产水平再次回归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三至四月的采矿暂停事件,加剧了亚洲本已严重的原料短缺问题,尤其是在缅甸佤邦矿山重启尚无进展的背景下。目前来看,该公司有望完成其修订后的2025年产量指导,即17500吨。
市场观点
机构一:解读今年国内锌锭高表观消费量
截至2025年5月,国内锌锭表观消费279.33万吨,同比2024年增加4.98%。而结合下游调研的实际反馈以及基建、地产、汽车和家电等终端板块的各项观测指标和微观变量,均很难从需求模型中测算出2%以上的增速。锌锭的表观消费量级与实际消费量出现倒挂。从方法论上看:表观消费 = 产量 + 净进口 - 损耗 - 库存变动。净进口相对准确且透明,而损耗可忽略不计,因此表观消费偏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产量和库存变动两个维度。
1、产量:冶炼利润回暖与新项目投产驱动产量走高。2025年以来,原料温和出量,加工费和冶炼副产品(硫酸、白银)价格双双走高,带动冶炼利润修复。截至6月底,全国平均冶炼利润已回暖至千元每吨,冶炼利润同比2024年显著上升,带动国内冶炼厂积极复产。同时,新投产的两个项目也优于预期,在复产与投产均较为顺利的背景下,25年H1锌锭产量走高。
2、库存:产业链结构性调整驱动库存绝对水位下行与钝化。一方面,炼厂锌合金一体化布局带动库存水位走低。今年以来炼厂积极布局锌合金产能,通过垂直一体化实现效率最大化,将成品锌锭在炼厂直接加工成热镀锌合金或压铸锌合金。而这部分原应以锌锭形式计入社会库存的锌元素未被统计在内,造成社会库存数据的失真和绝对水位的下降。
另一方面,锌锭在产业链的原料和成品环节出现积压,导致社会库存的反应钝化。目前终端的实际需求相对疲软,下游企业提货意愿不强,这促使炼厂的成品库存量上升;与此同时,随着炼厂直发下游比例的增加,型材加工企业手中的订单数量减少,锌锭在加工环节的原料端和成品端均出现堆积,这也导致部分锌锭以原料或成品的形式在加工环节积压。
总体来看,炼厂的垂直一体化布局促使社会库存的绝对水平下降,厂提/直发等因素使得社会库存钝化,锌锭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大量积压。
机构二:下半年铜价较大概率处于区间运行,整体走势偏强
当铜价达到12000-13000美元/吨之时,才是铜矿开采开始具备经济可行性的价格水平。而在特朗普表示将“着手解决铜问题”之后,美国铜价大致就处在这一水平。也就是说,无论关税预期是否落地,CMX铜价基本将处于该点位运行,以此来刺激当地的资源开采。
而一旦关税落地,将进一步拉大COMEX与LME的价差。不过,从232的时间周期来看,最终结果依然在今年年底,考虑空窗期,包括本次关税最终是否实施,期间不确定因素较大。市场预期不断变化,尤其宏观方面带来的风险系数较大,需谨防宏观对价格带来的价格波动的对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际主要的交易计价依据为LME铜期货,此次关税会对短期市场交易定价产生影响。但在市场修复市场间比价之后,铜的交易逻辑依然较难改变:即,仍以矿端及海外LME市场取作定价,美国关税仍是其中的一个变量。下半年铜价较大概率处于区间运行,整体走势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