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1. 盛新锂能:拟在2026年-2030年间向华友控股供应锂盐产品22.14万吨
2. 国家统计局:10月中国铜材产量200.4万吨,同比降3.3%
3. 有机硅实控人会议今日正在上海召开
4. 海关总署:中国10月多晶硅进口量为1446吨,同比减少39.1%
5. 海关总署:中国10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1377万吨,同比增加12.5%
行业资讯
盛新锂能:拟在2026年-2030年间向华友控股供应锂盐产品22.14万吨
11月18日,盛新锂能公告称,公司拟与华友控股集团就锂盐产品业务合作签署《2026-2030年合作框架协议》,华友控股集团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预计向公司采购锂盐产品22.14万吨。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本协议对公司本年度经营业绩不会产生影响,对公司未来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将视后续签订的具体协议以及实施情况而确定。
国家统计局:10月中国铜材产量200.4万吨,同比降3.3%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铜材产量200.4万吨,同比下降3.3%;1-10月累计产2012.4万吨,同比增长5.9%。10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120.4万吨,同比增长8.9%;1-10月累计产量1229.5万吨,同比增长9.7%。
有机硅实控人会议今日正在上海召开
财联社记者获悉,2025甲基氯硅烷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正在上海召开,主办单位为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会议全程闭门,预计晚9点结束。据记者此前了解,本次会议上行业公司实控人会到场,也被称为有机硅实控人会议,有望确定减产目标。
海关总署:中国10月多晶硅进口量为1446吨,同比减少39.1%
据海关总署,中国10月多晶硅进口量为1446吨,同比减少39.1%。1-10月累计进口量为16123吨,同比减少52.3%。
海关总署:中国10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1377万吨,同比增加12.5%
据海关总署,中国2025年10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377万吨,同比增加12.5%;1-10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7096万吨,同比增加30.1%。
中国10月氧化铝出口量为18万吨,同比增加3.2%;1-10月氧化铝出口量为217万吨,同比增加54.7%。
市场观点
机构一:在无意外政策扰动前提下,本轮镍价下跌可能走向市场出清
镍和不锈钢条线是有色金属和黑色系中偏空头较为明显的两个品种,在2024-2025年长达七个季度处于较为窄幅的低位震荡走势,中间炒作过印尼矿业政策的扰动,有色金属整体的金融属性抬升,但无论怎样的利好,镍价和不锈钢价格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空头趋势行情,近期更是再度击穿下方支撑12万元关口,再创多年新低。产业本身的因素仍然是贯穿多年的主导因素:1、镍元素供应过剩,中国厂商在印尼大量建厂,印尼镍矿和镍铁产能多年维持两位数增速,并最终体现为全产业链过剩;2、技术路线打通,镍铁,纯镍,硫酸镍三条路线低成本互通,产品之间无溢价;3、需求平淡,不锈钢虽有制造业提振,但地产继续拖累整体需求,三元路线受到磷酸铁锂技术路线挤压。
镍成本支撑仍需要看到产业链的真实反馈,从理论上而言,成本支撑需要价格打到低位并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才会触发减产支撑。不锈钢利润虽然总体微薄,但上游利润仍有一定空间,以镍铁来看,印尼主流镍铁厂商高镍铁成本在850美元以下,按照安泰科的数据,自由矿山镍铁企业现金成本在9800美元-11000美元,这距离伦镍目前的价格水平仍有相当的距离。从政策的角度考虑,印尼是我国与东盟关系的重要支点,出于吸引我国投资的角度,印尼的政策扰动会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纯镍现货库存从两年前低位增长近10倍,最新数据看上海纯镍库存周增加4000吨至5.31万吨,镍铁库存增500吨在2.96万吨,不锈钢库存增6700吨至95.2万吨。多环节库存均处于高位,价格回调后仍未有减产反馈,且近期沪镍持仓高企,部分资金认识到镍的空头配置地位,在无意外政策扰动的前提下,认为本轮镍价下跌可能走向市场出清,沪镍目标价位会落在10万元每吨以下。
机构二:高库存还将对镍价形成长期压制,但短期成本支撑或将凸显
近期镍价震荡下行,由12万/吨附近的震荡平台下跌至11.5万/吨上下。供需方面:镍全面过剩已经维持了两年多,年内国内以及印尼产能投产逐渐放缓,但由于前期新投产能较多,产能还在持续释放,目前仍处于全面过剩格局中。年内在LME精炼镍库存站上20万关口后,产业压力在进一步扩大,昨日(11月17日)LME库存更是大增5000多吨。另外,前期新能源下游订单较好,硫酸镍有一定补库,硫酸镍下游产业多以销定产,近期终端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有一定程度的放缓,前期补库给到当前市场一定压力,近期硫酸镍价格也在小幅下行。所以,盘面在12万附近震荡了许久之后,获得了一定继续向下的动能。
成本方面:近期印尼镍矿价格坚挺中略有回落,火法方面,高品位矿价格表现坚挺,而下游不锈钢行情维持弱势,现货价格持续走低,钢厂在原料采购上加大对镍铁的压力力度,目前镍铁采购价多在900元/镍(到厂含税)附近,所以镍铁利润空间遭受上下游双重挤压,价格持续下跌,镍铁厂亏损严重,预计后期印尼部分NPI产能转产高冰镍;湿法方面,矿价虽呈现小幅回落,但由于部分辅料价格上涨,MHP成本坚挺。所以,在产业链利润被进一步挤压后,成本支撑或将更加凸显。
后市展望:对于后市,认为高库存还将对镍价形成长期压制,但镍铁价格已经持续回落至900元/镍点附近,临近印尼成本线,短期成本支撑或将凸显;同时菲律宾主矿区即将进入雨季,矿端供应或将收缩,不宜过分看跌。
机构三:短期基本面支撑锂价中枢或继续提升,重点关注矿端减产落地情况与下游排产兑现度
当前产业市场呈现短期供需博弈加剧特征。供应端结构性分化明显,海外澳矿减产持续加码,Bald Hill矿停产、Marion等矿企下调FY25产量指引,2025年全球锂矿供给预期呈下降态势,但赣锋锂业马里项目12月投产将部分对冲缺口;国内江西锂云母提锂虽因价格回升带动周度产量回升,但高成本约束及矿端问题仍未解决导致增量有限,供应端整体弹性不足。需求端支撑仍在,动力电池装车量、新能源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0.8%、20%,终端需求亮眼,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周度产能利用率75%形成刚需支撑;但期现价格近日快速上行,下游在高价区间采买更趋理性,需警惕旺季需求兑现后的预期回落风险。库存方面,社会总库存为11.95万吨(含当日仓单),环比下降3.26%。上游延续去库状态,贸易环节因价格波动较大,近期出货情况一般,持货商多以销定采,谨慎囤货,周内多以消化库存为主;下游继续去库,在碳酸锂价格上涨后,采购活跃度略有下滑,但需求端保持强劲,工厂排产情况良好。
整体来看,短期基本面支撑锂价中枢或继续提升,重点关注矿端减产落地情况与下游排产兑现度,警惕资金博弈引发的盘面波动。










